兰西县

当前位置┃首页 > 大兴安岭南麓山区 > 绥化市 > 兰西县 > 详情正文

黑龙江:金融支农新模式在白山黑水间开花结果

 来源:老家网    



中国建设银行齐齐哈尔分行工作人员向“裕农通”业主介绍“抵押云贷”产品 郑缚龙 摄

针对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在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服务创新试点项目支持下,从2018年开始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探索推出“农业大数据+金融”支农模式。通过模式创新,实现共享数据、线上抵押、在线申请和精准授信,打通了金融支农新渠道;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多个环节,推出18款农业大数据金融产品,促进了金融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建立了联动机制、运营机制、推介机制和通报机制,不断加大推广应用力度,让农民真正得实惠。

通过农业金融服务平台贷款,让农民省了事、省了时,更省了求人。农民信用等级一经评定,即可获得融资资格,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最高可贷款300万元;通过APP线上实时便捷操作,24小时全天候服务,最快三分钟资金到账,将手机变成了农民的“新农具”;过去农民贷款要找关系、托门路,现在农户线上自助办理贷款,避免了人为干预,让农户“办事不求人”“借钱有尊严”。

托管下单,手机贷款,线上支付

2017年,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其中的“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通过整合相关数据,拥有了该省1000多万名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多维度数据,无论是土地托管、流转、租赁,还是信贷、保险,都能实现线上快速精准审核。

去年冬天,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农民孙涛第一次用手机下单,购买了耕地托管服务。“托管下单、手机贷款、线上支付,这种操作简单的支农方式过去实现不了,原因是金融部门不能精准掌握农民托管的信息,不敢线上放款。”黑龙江省农业大数据中心主任张明介绍,通过“生产托管+农村金融+粮食银行+农业保险”,把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金融应用的场景,与政府监管、农民生产之间的信息化管理场景深度融合到一起,把金融的风险降低。

在大数据平台的支撑下,“金融活水”更加精准快捷地“滴灌”进农业环节。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围绕种植养殖、农业设施、农产品加工、农户消费等方面,积极开发抵押类和信用类农业大数据金融产品,线上贷款产品由初期的5款拓展到18款,累计投放生产经营贷款165亿元。

目前,黑龙江“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土地管理、涉农补贴、金融共享等7类平台已经建成运行。初级农产品流通、大宗农产品交易、农产品销售三大市场场景都在持续深入建设。

如今,作为“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与7家国有银行总行核心系统全部打通数据接口的服务平台,累计线上发放贷款超过200亿元。

“该省农业大数据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行,实现了农业信贷征信体系的重构和农业融资模式的重大创新,有效破解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对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路径、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金会说。

“政企银”合作拓展金融支农新通道

2020年,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与黑龙江省农投集团、中国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该省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促进数字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合作构建数据驱动、融合发展、联创共享的黑龙江省“数字农业”新生态。

王金会表示,共建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是推进黑龙江农业农村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重要选择,对促进数字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该省现代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在农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常玉春看来,这标志着黑龙江省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关键一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省内农业数字化水平、带动农业产业发展、改善农业金融生态环境、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据介绍,通过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将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推动黑龙江农业农村全方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进黑龙江省农业数据资源向资产化转变、向服务化转型、向数字化升级,助推黑龙江成为全国数字农业先导区和数字丝路北向开放门户,为建设数字中国贡献“龙江方案”。

签约开启了“政企银”三方精诚合作、创新发展的战略新篇章。合作将通过建立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以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为主线,在农资经销、农业生产、农产品收储、农产品销售等生产经营领域创建农业数字化市场平台,贯通农业“种管收储运加销”产业链全部主体,带动农业产业链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人流等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全面提升各方主体的协同效率和效益。

三方依托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方案来重点打造“13456体系”,即1个数字农业综合服务体系;聚合政府各项行业监管职能,搭建“政府端、客户端、消费端”3个数字化农业服务入口;依托农业生产要素供需市场、初级农产品购销市场、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农产品销售市场,打造“农业生产要素供需平台、初级农产品购销平台、大宗农产品交易平台、农产品销售平台”4个电子化经营服务平台;通过平台联结农资经营主体、农业生产主体、农产品收储主体、农产品加工销售主体、商业零售主体5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有机整合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为各类主体提供“生产、经营、收储、销售、政务、金融”6类服务。

产品创新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几年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峰种了700亩玉米,他准备使用贷款再流转700亩地种植大豆,形成玉米大豆1∶1轮作。“以前通过个人借钱年利息得1分2厘,这个项目贷款年利息不到5厘,而且用了才算利息,不用不算利息,太合适了。”李峰认为,除了利息高,办贷周期长、业务手续复杂也是他们普遍面临的贷款难题。如今,这一难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黑龙江省农业金融服务项目”极大简化了办事程序,农民只需通过手机APP终端进行线上操作,当日即可办完所有手续并支用贷款授信金额,还能大幅压缩融资成本。据测算,如果春借秋还,实际用款时间在7—9个月之间,可比过去节约5—7个月的利息支出。

据了解,“黑龙江省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共有三大系统产品:一是该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系统”。该系统以土地确权信息为金融抵押贷款产品研发的核心支撑数据,精准采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实现土地流转、线上抵押的规范化管理,并与中国建设银行“新一代”系统进行对接,可实现足不出户、线上办理。二是该省“农业金融服务手机APP系统”。通过手机客户端,农民和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便捷申请信用贷款及土地抵押贷款,同时还提供了农业生产、农事指导、农资购销、农村生活等农业农村生产服务。三是惠农金融创新信贷及结算产品。中国建设银行设计研发了“地押云贷”“农信云贷”“垦区快贷”等大数据信用和土地经营权抵押全线上农贷产品,以及“龙江惠农卡”一卡通惠农支付系统等相关结算产品。

据介绍,该项目上线首天,中国建设银行“地押云贷”就在讷河市成功投放4笔贷款,授信412.5万元,合作社支用167.3万元,这是金融服务与农民需求高度契合的最好例证。

“通过探索‘农业大数据+金融’的支农模式,农民融资成本大幅降低。下一步将鼓励引导更多金融机构进入大数据金融平台,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更优惠的金融产品,助力乡村振兴。”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李旭说。

如今,“农业大数据+金融”这粒“金种子”已深深植进黑土地,在白山黑水间结出累累硕果。(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琭璐)

相关阅读

竹溪天气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