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寨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老家 > 城关镇 > 水寨 > 详情正文

记竹溪县纸扎、根雕艺人林旭东

 来源:老家网    

  一尊高大盈丈的“乘龙献寿”根雕,顶天立地地陈列在林家根雕加工坊后壁,几乎占据半间屋子。根雕画面物事鲜活,神情毕肖,色泽清丽,内容完整,独具匠心,浑然天成:东海之上,南极仙翁驾乘神龙,左手执龙头手杖,右手托仙桃,周遭仙鹤、神龟、青松、祥云相随。仙翁仙风道骨,鹤发童颜。天庭饱满,地颌方圆。慈眉善目,鼻若悬胆。须苒飘胸,双耳垂肩。长臂过膝,笑容灿烂……

图片1.png


 

美术神童


  今年73岁的林旭东,1943年冬出生于竹溪西关。林氏同胞兄妹7人,幼年时候,家里靠父亲理发维生。林旭东未满13岁、刚读初一那年,父亲英年早逝,从此,家大口阔的林家生活更加窘迫,林旭东被迫辍学,靠自己从小学得的纸扎手艺挣钱补贴家用。

  林旭东虽无缘读书,却有幸继承了父亲的慧根,自幼展露出绘画、雕塑天赋,对感兴趣的才艺见什么学什么,一看就会,甚至无师自通,发明创造,还没学会写字就学会了画画。刚上小学时,经常是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画。有次两手正藏在座位屉肚里做泥塑,被女老师逮个正着。老师见这个小学生娃雕塑的泥牛活灵活现,不禁惊叹,转怒为喜,拿过林旭东的“杰作”向全班展示,大声表扬说:“同学们都看呐,林旭东同学做的泥牛真像呢!”

  那时候,有些香烟盒里夹有三国、水浒人物画,林旭东总是仔细收藏。同学要,他就照着给画,小小年纪的林旭东竟懂得“以画养画”,一幅画交换一本图画本。就这样,又用不断挣来的图画本不停地练习画画,为后来的纸扎、根雕艺术做足了功课。

纸扎奇人

  因为理发师出身的父亲也爱好纸扎,林旭东从小耳濡目染,后又师从同院纸扎艺人谢大本,所以,林旭东刚一出师就出手不凡。

  1958年,林旭东不到15岁,就被招到城关竹木制品厂当了技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林旭东专攻纸扎,船灯(采莲船、花船、龙船)、狮子、龙灯、蚌壳、毛驴、老背少、凤凰等,样样别具一格,出类拔萃。又因为他的篾工手艺高超,制作的纸扎比别人的轻一倍。他扎的船灯讲究六六顺,船心宽60公分,长4.6公分,不仅平衡效果好,而且坚韧耐用,一般船灯年年重扎,而他的能连续数年照用,县文化馆至今收藏着当年林旭东扎制的连用6年完好无损的船灯。当年,林旭东正是凭着自己高超的纸扎技艺,别出心裁地“造”出竹溪有史以来第一“艘”小龙船,第一个组建家庭文宣队, 4岁半小女儿当船心,大女儿当艄公,儿子当妖婆,一时轰动全县,小龙船所到之处,万人空巷,前呼后拥,热闹非凡。

  1971年,林旭东调任城关镇脱产干部,后任组织委员,分管工业。这期间,城关竹木制品厂被录入全省工艺美术企业名册,镇办企业生产的多种工艺品行销香港地区和泰国、马来西亚、西德、荷兰、比利时、英国、丹麦、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

  林旭东纸扎代表作还有天女散花、南极仙翁、二龙戏珠等。“二龙戏珠”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县里组织修建地母庙公园,工于园林、花木盆景艺术的林旭东受聘担任景区技术指导期间,义务栽花、植树、修建景点,所创建的“二龙戏珠”景观,但见“龙湖”上空,两条彩龙高昂龙首,相向腾飞,口吐水柱冲动龙珠,翻转扶摇,栩栩如生,十分壮观,引来山里山外观众赶来观瞻。


根雕圣手


  林旭东从事根雕创作,是在他专攻纸扎之后。

  林旭东根雕艺术的最大特点是“主题先行,谋定而动,按题取材,因材施用”。他所完成的根雕代表作如《乘龙献寿》《寿星图》《大展宏图》《孔雀开屏》《路见不平一声吼》《哪里有不平哪有我》等,无一不充分体现出作品的主题思想,画面中的物事既不牵强附会、生拼硬凑,又不画蛇添足、偏离主题,而是顺其自然,力求“天然”雕饰,思想与艺术高度统一。尤其是他作品中的人物,如《路见不平一声吼》中的李逵、《哪里有不平哪有我》中的济公等,个个神形具备,表情生动,动感十足。取材紫薇树雕琢的《乘龙献寿》图,高3.1米,耗时年余精雕细刻,堪称精品中的精品。

  《老子》所谓 的“大巧若拙”,是指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耀。而评价林旭东这样德艺双馨的艺人,称其大巧若“琢”可能更为恰当,因为这位年逾古稀的老艺人在被岁月雕琢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慧心与巧手雕琢着美好世界,雕琢出自己大巧若“琢”的人生。(彭建国)


相关阅读

竹溪天气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