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丰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老家 > 向坝乡 > 胜丰 > 详情正文

竹溪向坝民歌

 来源:老家网    

竹溪向坝民歌

竹溪县文化馆馆长张明庚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远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瑰丽的明珠。而古代生活在汉江上游的楚国人民,以其聪明才智凝聚各种独具特色的楚文化,不仅为中华文化增辉添彩,而且对乡土文化的发展产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怎么理解向坝民歌,首要的问题是:先认识向坝民歌。

鄂西北竹溪乃楚国长城所在地,川、陕、鄂、渝(直辖市)四省接合部。古往今来,四省边民经济,文化交往频繁,乡土文化底蕴深厚,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为探求其渊源,了解他们生产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民族属性、艺术特色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这里,结合竹溪地方传统民歌起源、发展实际,对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着力建设山区特色文化,作初步探讨。

竹溪山高岭峻,树茂林密,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不仅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还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间艺术珍宝。解放以来,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指引下,广大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特别是基层文化馆(站)干部,登山涉水,深入民间进行采风、挖掘、抢救、收集、整理了一大批民间文艺作品。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竹溪南山一代广泛流传的民间文艺形式,就有民歌、五句子山歌、川号子、薅草锣鼓、竹溪高腔、皮影戏、八岔子戏、山二黄等数十种之多。竹溪民间文艺蕴藏量之丰富,品种之繁多,艺术形式之奇特,这是与楚人的起源和楚文化的渊源密不可分的。

关于秦、楚、巴人文化起源问题,历来就有“外来说”与“土著说”之争,但近年来以楚长城文化的开发利用,随着大量古代遗址的发现及出土文物的发掘,考古学家与从事楚文化研究的学者,通过对出土文物的考证和结合对历史文献记载的进一步考究,主张“土著说”的逐渐增多,似乎形成了主流派。

鄂西北(含:竹溪、竹山、房县、神农架等)民歌流传的区域与古代楚民聚居的区域大致相近,其中心不仅分布在长江中上游一带,同时还分布在汉江中上游等部分区域。这不是偶然性的巧合,却恰恰证明:三千多年前这两地曾经是先楚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后来,随着楚国疆域的不断扩大,这两个中心才逐渐靠拢,并形成了鲜明的长江文化和汉江文化。

结合以上论述,我认为可初步得出如下结论:鄂西北一带是古代楚民最早辟处之地,他们在这里“筚露蓝缕,以启山林”,用勤劳的双手垦种。牧放发展生产,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化。鄂西北这方沮漳秀水,夷陵沃土,荆山棘林,是孕育楚文化的最初摇篮,也可称之为孕育鄂西北民间文艺的摇篮。由于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区域个性,并有独自的文艺产品,今天我们不仅可以唤回远古,而且还可以从远古文化演进中得到启示,并在这先楚辟处之地,垒成盛满如此丰富的民间艺术宝库。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有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普列汉诺夫在《艺术论》一书中也讲:“在原始种族中,各种各样的劳动,有它各种各样的歌。”文艺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也创造了世界,创造了历史,创造了文化。《礼记•乐记》云:“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言之不足,故长言也;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先楚人民在原始劳动中最初创造出的歌、谣、舞、乐、神话等等,便是处于萌芽状态的楚文化,或者说是产生楚文化的胚胎。三千多年前的今天,我们音乐工作者竟在鄂西北边沿山区采集到了原汁原味的百余首民歌词曲。在这时值得一提的是竹溪向坝村民歌,该村平均海拔850米,西与秦岭交界,南与川、渝接壤,站在主峰老爷顶,尽可一脚踏四省,放眼观十县,极目远眺,风景秀丽的十八里长峡、驴头峡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勤劳朴实的向坝村人,祖祖辈辈牛耕锄种,相对封闭的地域现状与纯真的性格联姻,形成了颇具鲜明的区域特征、民族个性的区域性民歌。其民歌词意和曲调既有川、渝麻辣味,又具秦楚酸甜感。全村3311246人中,几乎有半数以上的村民钟爱民歌,会唱民歌。

向坝民歌演唱形式,以山歌、情歌对唱为主,对唱主角一般是女性,并以女性口吻歌唱,用以表达颇具流传性歌谣的思想内涵。歌谣的思想内涵以艳、贤、谐、怨为主格调,用以表达不同人物思想情感和不同人物鲜明个性。

曾经一位从事社会经济理论研究的学者说过:“没有文化的经济,是愚蠢的经济”。令学术界众者折服,地方党委政府依托文化兴县、文化强县、文化活县、文化名县的发展思路,无疑对拉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向坝乡与十八里长峡风景管理局境内,有多处鲜为人知的奇峰异景,数千余种奇花异草,数十余种珍稀野生动物;十八里长峡与驴头峡牵手相依;峡口上端有明朝嘉靖年间建制的风雨桥(俗称双桥);天然性百亩天池、万亩草甸。站在主峰鸡心岭登高望远,雄伟壮观的秦岭遥遥相望,长江大三峡仅一山之隔,巍巍神农架平目可视,重庆巫溪大宁河、小三峡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向坝乡右翼桃源乡,民间传说甚多,是我县古盐道最初辟处之地。桃源民歌与向坝民歌有很多相似之处,桃源八里峡,虽没有十八里长峡漫长,但大自然给这里造化的尽是经典画卷。许多游者为之赞叹。向坝乡左翼与丰溪镇相邻,丰溪镇人文积淀厚实,这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人文传说。丰溪是吴、魏、蜀三国鼎立时期的支点,盛唐、宋朝时期是快马策鞭的兵马驿站,西至长安要塞。传说中的民间故事中,多以唐、宋时代的人文事件为重,向坝、桃源、丰溪三地,均有着许多共同体和不同的区域特色,这三地不仅是游者消夏避暑的圣地,而且还能让游者更深层次了解地方文化积淀的精髓,使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圈格。

民歌,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之一。在内容上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意愿;在形式上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和艺术创造。从古至今,它在农村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民歌靠口头相传,没有固定的乐谱,只有相对稳定的曲调,歌词通俗易懂,生动具体,形象化,口语化,音乐语言朴实简洁,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易学易唱易传播。

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证明:挖掘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因而是文化工作者的光荣任务。尤其是县文化馆音乐创作辅导干部,由于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地方方言和民间音乐,更是责无旁贷,理应作出更多的贡献。

民歌的挖掘和发展必须建立在继承民歌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脱离了传统就脱离了群众。这就要求我们搜集整理,在分析研究传统民歌的过程中,努力探索民歌的艺术规律。目前,对民歌的研究一般多停留在调式分析和歌曲结构上,许多东西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要探索和认识这些规律,就得脚踏实地,狠下功夫。比如要研究地方方言对于音乐的影响,就要认真掌握当地的方言,才能找出方言的声调与调式音阶之间相互制约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认识这个规律,则旋律写作就有很大的盲目性。认识了,就能自觉地运用这些规律而记、谱出比较符合当地农民欣赏习惯的旋律来。我们通过长时间分析研究竹溪民歌中方言声调和调式骨干间的关系,2001年夏编写的《竹溪民歌精选一百首》就在上述方面得到了较多的自由。

 


相关阅读

竹溪天气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