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文艺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家风情 > 老家文化 > 老家文艺 > 详情正文

老家记忆:卢家大院的前世今生

 来源:老家网    

卢家大院的前世今生

孟正圣  


在竹溪县蒋家堰镇新生村三组(俗称卢家梁),有一座距今近三百年历史的卢家大院,虽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但当年建造之宏伟,人丁之繁盛,仍依稀可见。它走过了怎样的风雨历程,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八字形的门楼


八字形的门楼

水绕山环

清乾隆年间,卢氏家族世祖卢周监携家眷从武昌到竹溪为官,闲暇之余,考察了很多地方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最终被云雾山麓一个叫做“仙人撒网”的地方所吸引。据老人们讲,“仙人撒网”源出云雾山。云雾山,乃昔日竹溪古八景之一,清同治《竹溪县志》载:“山势绝壁崇峦,争奇献秀,宛若画屏,排列在红崖白云之外,昔人以‘画屏烟雨’为八景之一。” 画屏烟雨即云雾山之景观。云雾山上有个寨叫保合寨,登上山寨向东北方向远眺,西从楚长城、东至中峰观,环山绕水,周边的所有村庄、丘陵、田园组成了一幅迷人的山水画卷。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恰似仙人撒网,水美物丰。卢周监当即下定决心,就在仙人撒网的核心地带建造房舍,安家落户。

竹溪卢氏一世祖卢周监和儿子卢师颜、卢师伟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按照源于武昌府的图纸设计,开始兴建,历时三年,一座三台阶八字门楼,三进五出,石板铺路,五口天井相连,青砖灰瓦,坐东朝西,庄严雄伟、气势恢宏的大庄院建成了。

正门是典型的八字门楼。在几棵参天的银杏树、六人合抱粗的古槐树掩映之下,显得宽畅雄伟。门楼外面八字分开,像古代官府小衙门。门楼上层是木架瓦覆的“雨檐”,两檐飞翘。其下正中是一块方形门匾,上书“水绕山环”四个鎏金大字。门楼外,一撇一拉的照壁彩绘双凤,照壁前各有一头石狮,形象逼真,喻为“金狮解带,双凤朝阳”。据卢氏后人卢大银、卢大财介绍,门楼的天面六个搬抓象龙头一样活灵活现的守护和镇守大门;大门的门墩和门坎都是打磨好的石料从远处运来的。


沧桑的老宅

沧桑的老宅


走过门楼就是四十米长的青石条甬道,甬道两边是耳房,耳房之外是两个小天井。甬道的尽头便是厅房。厅房的石门也十分壮观,据说是鲁班一夜建造,它的石门顶板、石门站方、石门坎、石板墩合起来达万余斤,两寸厚的木门。有门罩,在离门框上部少许的位置,用水磨砖砌出向外挑的檐脚,顶上覆瓦,并刻一些简单的装饰。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进了厅房,就可看到一个完整的四合院,中间一个大天井,井坎和井底全是大青石铺砌而成。左右两边是厢房,东西厢房的外面各有一个天井。正前方就是高出厢房很多的正厅,高大雄伟,美丽壮观。正厅的精墙是六扇镂空雕花的山木门组成,精雕细刻着各种形状的花纹:有手持笏板的朝臣、打虎的武松、渔樵耕读、琴棋书画、仕女奴婢等不一而足;有龙凤呈祥、松鹤连年、奇珍瑞兽,还有花草树木、鱼、鸟等应有尽有。大厅正中摆放着神龛,是专门供奉世祖卢师颜雕像的。

国字形的大宅院,占地约几千平方米,三进五出,五口天井的间隔中,有正厅、厅屋、库房、耳房、厢房。各个房屋之间走廊相连,穿行其中,雨天不湿鞋、晴天不沾灰。可举办五百多人的庆典活动,四周还有高大而坚固的围墙。清末到民国时期,时局动荡,兵匪不断,再加这个地方属蒋家堰秦楚边关之地,自然是首当其冲,但是因为有这座庄园,卢家和当地的人才得以保全。卢家大院,当年的富庶与繁华,可想而知。


有班爪和砖雕的墙头

有班爪和砖雕的墙头


神奇的木像

卢家大院主要创建者,是卢周监之子卢师颜,字圣一,生于清乾隆四十年,殁于清道光二十九年,享年74岁。他是国学生,一生司农经商,颇有家资。国学生是指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但一般为官员子弟。卢师颜在世时便自请工匠雕刻木像,历经几个朝代,两百多年,木像的面容皮色仍像活人一样。据老辈人讲,木像颇有灵气。有一次卢氏祠堂失火,卢家大院的正厅响声不断,供奉在大厅的木像,满头大汗,后生们认为要出大事,赶快奔走相告,等人们跑出大门惊讶地四处张望,只见卢氏祠堂那边红了半边天,原来是祠堂失火了,急忙扑救!从那以后,人们都认为木像有灵气,每到逢年过节,卢氏家族各院的人,包括黑龙洞桥二沟的卢氏亲房,便用八抬大轿将木像迎进送出,一路鞭炮,一路锣鼓,好不热闹。


正厅的精墙木雕

正厅的精墙木雕


据卢霞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她已经上小学了,经常在这个院子里玩耍。说到木像,至今还有印象,她说木像是一尊正在看书的座像,面色红润,鼻梁高挺,胡须稠密浓黑。天蓝色的坎肩马褂,圆领口,方坎肩,都有金黄色的镶边,再加坎肩上的五段金黄色绳子做的布纽扣,衣服色泽亮丽,美轮美奂,人物容貌鲜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卢霞说,记忆中房子特别多,一个院子套一个院子。过年了,每家每户吆喝着一起出天行。按她们老家的习惯,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全院子的人,穿好新衣服,收拾得整整齐齐,由院子里的长者带着一起,到院子的大门口,敲锣打鼓,放鞭炮,喜迎新岁,就叫出天行。持续差不多个把小时,再各回各家。那时院子门口有个大槐树,出行一般在槐树下空地里进行。

无论是一方山水,还是一座老宅,在流年的沧桑中,不知不觉地都成了我们的记忆,成了我们的精神家园。

 

民宅的鲁殿灵光

卢家大院,属于徽派建筑风格,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还广泛采用砖、木、石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它是鄂西北山区仅存不多的老宅,是竹溪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其民居文化价值在许多方面,是独特的。从这个方面说,也算得鄂西北老宅的鲁殿灵光了。

历经近三百年的风雨沧桑,尽管高大的围墙已经不复存在,几个天井已经破坏,但是我们仍能看出其完整严谨的中轴对称的结构,尤其是八字门楼,在鄂西北是绝无仅有的。

正厅精墙六扇花窗,镂空雕花,亭台楼谢,树本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虫鱼,玲珑剔透,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其内容与造型,精巧绝伦,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据村里卢家老辈人说,几十年前,有人想买花窗,每扇出价5000元,族人不准卖,可见价值不菲。精墙花窗规模大,保存完好,艺术价值高,是古代木工匠师们工艺艺术活的化石与标本。尤其是世祖卢师颜的木像,其人物造型和彩绘漆艺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艺术的珍宝。


砖雕

砖雕


石雕、砖雕艺术也是上乘的。它有一副保存完好的石门,而且门头上还有完整的门罩,现在我们很难寻觅到这样的东西了。砖雕虽然小,却是雕刻艺术中的精品。在门楼的班抓墙头下面的弧形凹槽处有两处砖雕,是一对线条圆润细腻的浅浮雕卧狮,其工艺是直接在青砖上雕好、打磨后安装上去的。这样的砖雕,我们在郧西上津古城、竹山的官渡、竹溪的甘宗祠、敖宗祠,乃至鄂西北许多古代大院,都没有见到。

屋脊脊吻装饰也有特色。有正吻、垂脊吻、角戗、套兽等。其飞檐下面还有象征吉祥的龙凤、仙鹤、祥云和山水风景、人物故事等水墨画,线条优美,质朴高雅。正厅的屋脊中间是一顶古代的官帽,两边几米长的泥瓦,立在屋脊上,体现了古代人们读书做官的思想。

卢家大院集“花屏烟雨”山川风景之灵气,融鄂西北风俗文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是徽派建筑在鄂西北的遗存。其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粉墙、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高脊飞檐的和谐组合,构成卢家大院徽派建筑的基调,尤其是装饰的门罩、窗楣、窗扇花墙,砖、木、石雕刻,工艺精湛,形式多样,造型逼真,栩栩如生,其高超的建筑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


砖雕卧狮

砖雕卧狮


如今的卢家大院,已不见昔日的规模与气势:它的面积在左突右挤的新建民房中,越来越窄逼;八字门楼的檩梁木架,有的已经腐朽;几间耳房业已坍塌,几个天井已不复存在,然而它的根还在,人们的精神寄托还在,乡愁还在。

几天前,拜访大院的时候,欣喜的听到,蒋家堰镇人民政府准备划拨专项资金作抢救性维修,在欣喜中,我们还看到新生村作为一个新的片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生村将会和敖家坝、莲花片区一样,成为蒋家堰一张新的旅游名片。如果把这张新名片比作一首诗,那么卢家大院一定会成为这首诗的诗眼。


相关阅读

竹溪天气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