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文艺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家风情 > 老家文化 > 老家文艺 > 详情正文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来源:老家网    

此情可待成追忆

剑  戈

 

三天的“74届同学知青聚会” 活动结束很久了,好多平时不写作的同学都有感而发奋笔疾书,纷纷在群里晒出诗文美篇,而我自己同为亲历者,一个所谓的作家,也并非无动于衷,竟还没捣鼓出只言片语。眼看无数个欢乐时刻精彩瞬间已为陈迹,在记忆隧道渐行渐远,犹闻灵魂在对自己暴喝:再也不能拖延了!遂痛下决心开写这篇难产的文字。

欣然入群

4月1日,离聚会还有25天,定亮 @我入群。一看是“74届同学知青群”,惊喜不已,一秒钟也不犹豫,欣然加入。

记得自己是第74个入群,跟排位第77的梁山好汉地乐星乐和出场次序相同。乍进 “同类”门户,只觉眼前一亮,春风扑面,零时间受到“夹道欢迎”,好多熟悉或陌生的群友热情友好地打招呼。便有了回家的感觉,说,久违了我的亲,想死你们了!我可是实名入户啊,也请友友们通报姓名,我好一一对上号。大言不惭说这话时,压根忘乎所以,前年开用微信时,恰巧用笔名加手机号注的册。活该中枪,群主英丽一针见血指出,剑戈是你网名,你的实名叫彭建国!人赃俱获,顿时被驳得“体无完肤”,噤若寒蝉。

群友纷纷打听“剑戈”何人, 定亮乘机大肆鼓吹说,作家,竹溪大文人。穿180T恤还嫌小的一萍跟着在群里介绍我是她一家子。 见“寒雪寻梅”居然记得我当知青时说相声,小感动了好一阵子。后来见面才知道, 他就是当年腰店子队知青小组的帅小伙儿宴林。还有一个叫英英的女同学更是热情,问我,建国,你还记得我吗?听口气分明对我很熟悉,却一时拼命也想不起来她是谁。赶紧打电话问远锋,方知英英跟我 “死党”洪卫是蒋家堰高中(当时隶属中峰区)同学,毕业下乡分在腰店子队。这才把40多年前那个小不点女知青跟英英对上号,原本我们还在一个战壕一个“排”(小组)战友过!

为这我很是自责:你一不是个什么角儿,二没失忆,凭什么人家记得你你不记得人家!

很快了解到建这个群的背景和目的。这次由英丽牵头,定亮、耀林力挺建群,既不是跟风,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顺遂众同学强烈意愿,谋定而动,通过微信联系组织74届同学“回家乡忆青春叙友情”聚会活动,一圆43年阔别重逢大梦。

三位同学的义举感动了我,也出于感念他们不弃将我收入麾下,便急着为群里做点什么。经过一番酝酿,进群翌日一大早就给定亮打去电话,就活动方案和细节提出建言,譬如综合考虑交通、安全、管理等因素,规模不宜过大; “活动筹备组”改称“活动组委会”;与政府、政协(统战部)接洽问题;举行活动启动仪式,组委会秘书长主持,主席致辞,主持人宣布活动方案、日程,强调纪律与注意事项等等一应事宜。这些提议有的被采纳,有的则纯属马后炮,自己想到的组委会早已做到,而且更为周全。

秘书助理

主动“参政议政”的同时,积极传达组委会精神,串联洪卫、远锋、纯静、宏志等同学入群,并自发充当起秘书助理角色。

之所以自司其职,是为报答组委们知遇之恩。因为定亮有言在先,进群时就动员我准备写篇聚会活动纪实散文,在联欢晚会上展示展示。由于起初一则并没打算参加聚会,一则即使参加也不想显摆。遂极力举荐替补人选,心想就算推卸不掉,黄了也罢,反正不是硬性任务。当时还在上海的英丽也要我“发挥作家作用”,承担有关文案任务。临阵受命,只有而已而已了。

既然被当成骨干起用,就不能辜负组织信任,得尽个人所能助力组委,务求把聚会办成高端开局、完美收官、精彩纷呈、富于特色的历史盛会。主动起草了《74届同学知青聚会活动启动仪式致辞》,接着按照英丽源源不断的“指示”,先后撰写《74届一中同学赠母校诗》,创作龙王垭茶场联欢晚会集体朗诵节目、长篇散文诗《情定龙王垭》,修改清荣同学编写的渔鼓词《再相逢》,编写方言三句半《戏说我们微信群》,拟定聚会主会场标语、会标文字。聚会活动结束一个多月以后,又提前完成秘书长定亮交办的纪念册编后语撰写任务,包括这篇洋洋万言的纪实散文,也是当成工作总结写的。

 

踌躇不决

虽然参与了聚会活动筹备,内心却被“届时参加与否”的问题严重困扰着,面临最纠结、最艰难的一次抉择。

入群伊始定亮就跟我说,组织这次活动不容易,是我们这届同学知青分别43年第一次聚会,恐怕难有下次了,你应该参加。我回复“争取”,他秒回 “一定” !

当初不准备参加聚会,主要是心有杂念。首先顾忌 “名不正言不顺”。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绝大多数是县一中毕业,乡镇(过去的区)学校毕业下乡的寥若晨星,而我就是其中之一。聚会活动第一站就是到一中 “回母校参观座谈”,自己一“异类” 冒名忝列其中,情何以堪?其次是虚荣心作祟。自己一穷酸文人,在圈子里可有可无,觉得很没面子;再则深恐跟大家 “乍亲还疏”。自认为崇仁贵义,信守“君子之交淡若水”而有始终的交友之道,限于精力不济与志趣差异,防备遇人不淑,极少主动结识新友,所保持联系的故交新知多为文学同道。所以交朋结友与其刚靠近就淡出,不如保持距离敬而远之。再说跟组委、康平和十堰一帮同学都见面聚过了,不必要再去参加大聚会。还有,自己生性好静,懒得旅游,曾经两次无故放弃公费武当游,三次进京不到长城当好汉。退一步说,即使排除这些因素,也身不由己,第二个外孙不到一岁,我们夫妻二人联合承包着女儿家政和带一双外孙的繁重任务,见天缺一不可,我这个男保姆出趟门比出国还难。

最终决定参加,是在聚会活动进入倒计时以后。

18日,聚会组委会主席英丽从上海飞抵十堰,次日下午在 “西关街”宴请组委和居住十堰的部分同学,实为聚会筹备工作碰头会。正是这天,我见到自从龙王垭茶场一别,四十多年没再见面的英丽、康平、宴林、梁军和多年不见的凤英、竹芳、学红、友建、益祥(定亮夫人)。更意外的是邂逅云芝,跟她就住一个小区,以前不止一次遇见,却互不相识,以至这次把她蒙错,开口就喊“一家子”,其实那天一萍没去。当年跟英丽、梁军都在胡家垭知青小组的爱民,还是我女儿小学老师,我们相对联系较多,特别是成了小区邻居以后经常见面,关系融洽。而奇怪的是,以前都没记下对方联系电话。

之前QQ发给英丽的散文诗、三句半她都满意,尤其对写龙王垭知青生活的《情定龙王垭》赞赏有加,说回来 “亲自朗诵给你听”。这次我带去的打印稿,她只是礼节性地过下儿目(后来按耀林意见略作改动)。这次安排我“领衔”说三句半,当时我未置可否,心里说到时参不参加聚会还未可知呢。不过压根不担心缺了自己会黄,三句半除非哑巴不会说。

第三天是周六,竹芳宴请。原班人马中耀林、康平分别去了沪、蜀,新增玉坤、洪卫、张毅佳敏夫妇、学忠梁军夫妇、小青、陶同学、幼平、一萍、彩霞、玉敏、菊香,我跟小青、彩霞、玉敏、菊香都是初次见面。

24日中午,学忠夫妇宴请。适逢好友嫁女,无奈谢辞同学盛情去赴婚宴。当天,居住广东、深圳、北京、张家港及本省武汉、襄阳等地的同学赶回十堰集中,队伍集结到三十多人。下午,组委会在他们下榻的宾馆设接风宴,一并安排次日回竹溪乘车等事宜。在宴会包间,认识了当年一中学霸、才女奎云。见到英英时,冲着她还记得我,慷慨把 “初拥”給了她,这是在对所有聚会同学中唯有的一次相拥。席间,乐佳从隔席过来单独敬我酒,并且破例换成白酒,说感谢我多年关照建中(她丈夫弟弟)。受到当年副县长这般礼遇,弄得我真有些坐不住了。

跟大家聚了几场,感情迅速升温,只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促成我最终决定回竹溪聚会,感到不这样就对不起大家,也对不起自己良心。决心一下,又极尽煽动之能事,说服尚在医院护理重病母亲的洪卫,帮女儿打理幼儿园的张毅夫妇,竹溪的远锋、西安回来省亲的宏志和定居重庆女儿家的纯静参加聚会。妻子和女儿见我一夜变卦,虽颇感意外,却早有预料,妻子已給我备足盘缠,女儿也定好了让婆母做家政“替补队员”。

 

欢乐之行

次日下雨。在家吃过午饭,第一个赶到预定乘车点。英丽联系包租的大巴正点驶来,等大部队到齐,我跟洪卫正要上大巴,被友建叫到宴林自驾车上。

去竹溪的路上,雨一直没停,时而下大,我心里却一片晴朗,跟洪卫一路说着黄段子,逗得宴林和友建笑翻,爱拍拍的友建边笑边抖动着手录播视频。

不过两百公里车程,两个多钟头就跑完。这时老天也开始成人之美,慢慢把雨调到最小。车队下高速时,上午打前站的定亮已派启达带着竹溪一帮同学恭候多时,两路人马大 “会师”,又是好一番亲热寒暄合影。

翌日晨,早早来到聚会大本营教育宾馆。启动仪式致辞这时还在英丽手机里,幸亏我随身带着U盘,赶紧救场。跑了几里路,所到之处打印店都没开门,情急之下求助开印刷厂的朋友解除燃眉。8点许,活动启动仪式在宾馆宴会大厅门前隆重举行,鲜红的“74届同学会”会旗下,大家着统一定制的短袖T恤,胸戴纪念章,近百名“绿男红女”列队整装待发,场面煞是壮观。“梦回同窗依稀真,一朝重逢恍若梦。喜上极致语凝噎,情到深处心朦胧……”由我捉刀的千言致辞经英丽十分专业的演讲,达到超乎想象的煽情效果,全场士气大振。大家听说讲稿出自我手,齐称“大才子”,我因此“一朝爆红”。

启动仪式结束,开始聚会活动第一站,到母校一中参观座谈。

竹溪一中历史悠久,全称“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前身为竹溪黉学,后称儒学,始建于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1942年建初中,1958年建成完全中学,1998年初中分离出去。原址位于老城中心,2008年迁址县城东郊康家岭。新校址距教育宾馆5公里,谈笑间就被我们徒步丈量到头。踏进校门,教学大楼电子屏移动标语蓦然映入眼帘:“欢迎74届同学作客母校!”“亲爱的校友,欢迎你回家!”犹如惠风拂面,暖彻心脾。

“ 神游母校千百遍,四十三载一梦圆。黉门春风沐桃李,师生盛会乐尧天。”74届全体同学赠母校诗表达了大家共同心声,成为故地重游真实写照。母校半日,大家如鱼得水,似乎又回到风发正茂中学时代,大家在教学大楼、“杏坛” 和一中大门前拍罢纪念照,跟随讲解员导引,游览了环境优美的校园,观瞻了这座百年黉学辉煌发展成果。大家且行且驻足兴叹、录拍存念,一草一木看个够,连学生宿舍、食堂都要进去体验一把。

晚宴在教育宾馆举行。宴会大厅华灯初上,大家再度欢聚一堂,坐满9桌。6点许,菜上桌,酒斟齐。正要举箸而食,忽然被一声“请大家安静”叫停,人声鼎沸的大厅顿时鸦雀无声,众人寻声张望,见是秘书长定亮已手握麦克风站在主席台上。原来为活跃晚宴气氛,他别出心裁,临时策划了几个节目,事先秘而不宣,要给大家一个惊喜。

待全场安静,定亮重申聚会活动纪律、限酒等事项,对活动进行情况作阶段小结。接着话锋一转:“这次聚会,同学会主席、群主英丽同学功德无量,大家有目共睹。现在有请书法家衍群同学代表大家向英丽赠送墨宝!”欢呼声中,英丽、衍群走上前台,衍群朗声宣读了自己创作并书写的投赠诗,虔诚地交与英丽,握手合影,再度博得一片喝彩;接着,书画家同学友建代表大家向带病从北京归来聚会的奎云赠送书法作品;最后,衍群又向大家推举的下届同学会主席启达赠送投赠诗书法作品,现任主席英丽将会旗郑重传递启达。晚宴的前奏高潮迭起,群情激奋。宴会开始,多才多艺的清荣同学自发献唱助兴。宴会进入尾声,云芝、翠珍、衍群等男女同学相继登台飙歌,一时间撩发更多同学跃跃欲试……

聚会活动第二天,原定先去水乡新洲楠木寨。因适逢泉溪石板河旅游景区开游,县政府官员清平同学主持首游式。为两头兼顾,临时改变聚会活动路线,将队伍一起拉到泉溪。清晨7点,由两台大巴、4辆自驾组成的车队准时进发南山。首游式上,我们安坐贵宾席位观看精彩演出。县山二黄剧团的小品《双喜临门》剧情设构巧妙,表演戏剧效果超好,居然能把我这 “抗笑”能力超强的观众逗笑。当时就想,尚若是自编自演,往后就不用再聘外援编剧了。旗袍队也特别吸引眼球,没想到老家民间会有如此漂亮、齐整、训练有素的旗袍模特,真是高手在民间。首游式结束,去一农家大院午餐。途中顺路游览石板河旖旎风光,女同学则三五成群下到河床拍亲水照,到农贸摊点购买大包小包土特产。在露天宴会,我们坐了满满9桌。尽管石板河秀色可餐,仍然禁不住南山农家柴火饭菜诱惑,头一道菜刚上桌,大家就争先恐后抄起家伙大快朵颐,主人们一路小跑川流不息端菜端饭还供不上吃,有的干脆端碗进厨房自己盛,边走边吃,全然不顾斯文扫地。

吃罢午餐,原路返程赶往当天的第二站——龙王垭养生山庄。

龙王垭养生山庄前身龙王垭国营茶场,是我初出社会的第一站。在这里我度过了两年半知青生涯,有缘邂逅同一天下乡的一中、二中、三中同学,结下患难之交,留下一生牵绊。因而龙王垭情结成为我参加这次聚会的最大动力,这里留下我太多美好回忆,时隔43年重游故地,只想住上十天半月,把曾经生活、劳动的地方再到边到角走一遍,一草一木看个够!

然而事与愿违,这次不该带着任务来,要负责打印联欢晚会急用的朗诵词。到山庄刚刚住下,英丽催工电话就打来,两人一头扎进电脑打印室忙活。她是晚会总策划和当然的总导演,包揽集体朗诵演员确定、网上搜索下载伴奏乐曲等一应杂务。其间,乐佳约我们去当年她们 “扎根”的胡家垭怀旧,无奈分身无术,遗憾放弃。

晚餐过后稍事准备,“相聚龙王垭”联欢晚会拉开序幕。定亮、英丽担纲主持,湖北龙王垭茶业集团董事长郭承君先生应邀出席并致欢迎辞,友建代表74届龙王垭茶场知青向茶业集团赠送画作《茶山图》。

联欢晚会9个文艺节目,除了女子舞蹈预先操练过,其他都是乱兵上阵,有的上了台才见到台词。开场节目配乐朗诵《茶山青青》,是作家同学康平13年前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感怀龙王垭茶场知青生活。婉约才女奎云声情并茂的朗诵,把文字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气场一下子打开,引起台下所有“过来人”强烈共鸣;佳敏独舞、佳敏与梁军双人扇子舞、红桥水袖舞都很专业,显然都是练家子。尤其是科班出身的佳敏,年届花甲仍能轻松自如大劈叉;三句半《戏说我们微信群》最是热闹搞笑,本来英丽派我领说,因为要现学敲鼓,就私下跟清荣对调,结果说第二段就掉底子,自己没反应过来,还责问他“哪有这一句呀”,直把台下人笑得东倒西歪。这段台词后面一句半是“美女群主何英丽人,谢谢你”,上台前我串通说那半句的搭档即兴改成“我爱你”,四个老男人再齐声说 “对,我爱你”,玩一把石破天惊。无奈搭档不从,阴谋落空;散文诗《情定龙王垭》集体朗诵临到上场,英丽点我跟她搭档担任男领,朗诵“找一百个借口偎红倚翠”时,把“偎红”错说成“倚红”,结果后半截半天结巴不出来;渔鼓《再相逢》由词作者清荣跟耀琼演唱,没有演出任务的翠珍也没闲着,站在台下高声助唱,大有宣兵夺主之势;京剧《红灯记》选段联唱由当年一中该“剧组”原班人马奎云、少军、红桥同学再次联袂;英丽演唱《青青茉莉花》压轴,优雅的歌声把大家思绪带到了跟茉莉一样芳菲的青青茶园,似有茶花清香随风飘来,沁入心脾……

演出结束,篝火燃起。熊熊火光照亮天空,照亮我们人生。激情再次被点燃。和着激越的篝火舞曲,更适合跳老年广场舞的我们,一个不落地加入狂欢,全然忘记年龄,忘记矜持,忘记时空,大家疯狂地跳,大声地唱,放纵地说笑,忘情地享乐,似乎要把逝去的青春找回来,永远停留在今夜。《今夜无眠》煽情的歌词和愉悦的旋律,更是把大家带到忘我境界。篝火晚会在《难忘今宵》曲终结束,“2024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人未老。”心里唱着自己改了词的歌,怅然离开篝火晚会。

美丽相遇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尔,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如果说43年前同学相遇是我们人生初相见,那么这次聚会则是我们第二次美丽相遇。

因为已应邀主持县作协换届会,龙王垭之夜意味着我提前一天告别聚会。次日早餐后,同学们继续南进汇湾曾家寨,我则背道而驰,和同样因故放弃参加活动的其平夫妇、竹青、清荣返回县城。

其平、梦丽夫妇都是同届龙王垭知青,因为那时我们没在一个小组,大家仅仅是认识。返城以后,关系也异常疏远,即使一成多年偶遇,也视同陌路。这次一经交谈才知道,梦丽原来跟我妻子娘家人都熟悉。竹青是个资深美女,早年跟我同在交通系统。现在回忆起来,那时就对她名字很熟,也清楚记得打过交道,而直到这次见面以前,从微信头像也没认出她来。好在她对我也彼此彼此,算是扯平,心遂释然。这次相遇清荣也带点戏剧性,刚进群就发现一个叫“永恒”的群友格外活跃。没过几天,英丽从上海发给我渔鼓词《再相逢》,说是清荣自告奋勇为聚会文艺晚会写的节目,请我修改一下。这才知道他就是“永恒”,看微信头像却很面生。后来见到他本人,才很快回忆起来,我们几年前就认识,在广场还合K过《小白杨》。

考虑机会难得,从龙王垭一上车,我就跟县里一个文友电话约定中午的“场”,要其做东宴请我和几个同学。进了城,直接到文友定的餐馆,再邀来没参加龙王垭活动的远锋、宏志、纯静。他们都是水坪二中毕业下乡的,在龙王垭茶场我们一起“转战南北”,先后被派去条件最艰苦的老糖厂、老一队战天斗地。宏志从茶场参军后,我们之间杳无音讯,直到这次聚会才又见面。纯静已在姑娘工作的重庆定居,日前回的竹溪。

在这次小聚中,相互有了全新认识,过去的同学知青战友多了一层朋友关系,一种兄弟姐妹般的亲情,大家相见恨晚,心无芥蒂,无话不说。欣赏宏志的儒将风度和率直性格;发现其平不愧为人师表,重情重义,人情练达。喜欢梦丽的侠女性情,行事豪爽又善解人意。发现竹青“傻”得可爱,有次我在群里帮朋友拉票,意外收到她一条微信,说对不起,怪她一时大意投错票。感动之余,故意逗她:“竹青你傻呀,不告诉我我怎么知道?”

参加这次大聚会的,绝大多数是一中74届初、高中毕业下乡或回乡知青,除了一中毕业下乡的龙王垭知青,其他很多素不相识,还有很早就认识、包括成了同事和朋友的,以前也不知道是同届同学,因此这次重新结识了一大批同学。在同学聚会这个特定场合,大家一见如故,分外亲切,不问渊源,无须过程,感情一步到位。面对面交往,心与心碰撞,便有了 “相逢何须曾相识”的感觉。

“御姐”英丽

重逢英丽、康平,是一场阔别43年的美丽相遇——彼此都是同一天下乡龙王垭茶场,又在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不辞而别。

“一个女生在男生堆里受欢迎,说明不了什么,如果在女生堆里玩的开,那是真厉害。” 英丽就是这样一个能“通吃”的奇女子,在我印象中,英丽天生 “御姐”范,用领导科学术语说,最具“非权力性统御力”,是那种让你情愿被她征服的人,凡是接触她的,想不喜欢都难。这次从建同学知青微信群到组织聚会,她快快乐乐做“义工”,慷慨出资定制纪念章和统一T恤。同学玉敏在群里发帖子评价她英姿飒爽,大度大气的大刘涛。有魄力、魅力、感召力,把同学聚会组织得有声有色,回味无穷,终生难忘。英丽谦虚地回复,过奖啦!我只是做了件牵线搭桥的小事,大家鼎力支持才是聚会成功举办的关键!谢谢你和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

当年英丽在胡家垭队知青小组,我起初在碾盘湾队,我们都是茶场知青文宣队长,场上同时任命我文创组长。75年我们带队参加全县业余文艺调演,由我自编自演逗哏的相声《战漆山》获得大奖,被选为向郧阳地区汇报演出节目。那次调演以后,跟英丽再无来往。直到今年进微信群,才重新接上联系。几天后,她收到我QQ发去的聚会活动启动仪式致辞,从上海打来长途致谢,我才重又听到她那富有特质、清脆磁性的年轻声音,这声音太过熟悉,即使不看来电显示,我想自己也能秒听出来是谁。一旬后,英丽飞抵十堰,我们久别重逢,恍若隔世,当年的少男少女,如今已为人祖父祖母,不禁感叹“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尚若彼此是不请自到,恐怕都会遭遇贺知章的尴尬。尽管如此,这次相见包括平生第一次握手,两人都超常平静,就像昨天还见过一样。我想这种感觉、这种情分大概也只有同学知青之间才会有,同学知青感情是可以用来储蓄的,时间越久 “利息”越高,一旦重逢,我们会连本带利一起取回,纵情享受感情增值的快乐!

    英丽待人亲和,一句话,一颦一笑,甚至一个嗔怪的眼神,都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善意,彰显细节的力量。譬如群里征集照片,我不会翻拍,就把女儿翻拍的一张复制成电子文档,从电脑QQ发去请她处理,并没见她回复 ,却很快在微信相册里看到自己照片;聚会结束后,我写了一首诗发到群里,英丽看了,马上帮我重新编排发布;她返沪以后,有一天突然发来一张3人合影,是视频截图。我

放大一看,发现自己右手搭在她肩上,发去微信说: “发现玉肩上有只咸猪手耶!我的吗?当时哪来那大勇气!” 

青年节,英丽发来她制作的美篇,说是负责做聚会记录片的摄像师要她提供一段片尾字幕文字,她杜撰此诗文,请我修改一下。打开一看,十分惊喜,尤其是诗文优美。没想到她写旧体诗也出手不凡,甚至可以用“锦心绣口”来评价了。文字几近圆满,我只是按律诗要求改动了两处重字,催她“秒发分享,美文共赏”。美篇刚一发布,好评如潮,赞爆群网。我即刻作诗一首抒发读感:“百字华章秒爆红,老杜自愧浪虚名。莫道作家少美女,不信今世无文君。 “乐”动心魄感天地,“照”耀眼眸迷鬼神。七律二首句行间,抒尽同学战友情。”    

康巴汉子

 笔名“康巴汉子”的康平,也是因了这次聚会,我有幸结交的文学知音。康平在同届知青当中給我印象很深, 43年前 17岁的康平,在我眼里是美男子,长着一张电影明星脸、一副体育运动员健美身材、很有优越感的“城里娃子”。因为我们不在一个知青小组,极少见面。八几年我由乡下调到县轻工业局,跟当时在县印刷厂上班的康平一个系统,那时他在商标设计方面就开始展露艺术才华,得过省市创新创优大奖。虽是同行,却没谋面。后来听说他调去十堰公安,继而从网上十堰作协会员名单中看到他,才知道我们成了文学同道。前几年又听我哥野莽说跟他交好,康平还记得我。而用心关注他、真正了解他,则是从上次见面开始。进而深入他内心世界读懂他,是在拜读了他的《岁月留痕》。两人成了文友以后,每逢各自圈内雅聚,都会特意邀请对方参加。一旦网上、群里看到康平新作,必读无疑,欣然点赞,尽量点评,速即转发,极力把自己这位引以为荣的同学介绍給老家文学艺术届朋友。

作为革命烈士何恐嫡孙,康平的身世早已众所周知,而他童年、少年时代的苦难经历,是我读了他去年由南方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自选文集《岁月留痕》中《父亲》一文才意外知悉。康平父亲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党员,建国后竹溪首任文教局长,一位正统、执著得不近人情,忠实继承革命烈士父亲遗志、对党的事业殚精竭力、不惜牺牲自己一切包括宝贵生命的真正共产党人。文革期间因与父亲的革命战友、“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杨献珍”有牵连,第一个被打成“走资派”,实行残酷的无产阶级专政,致使英年早逝。康平母亲堪称当年 “最美街道干部”,性情跟她婆母(何恐烈士遗孀)一样刚烈,就为敢对丈夫冤案说不,惨死批斗现场!

也许正应了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那句至理名言,非凡际遇造就非凡人物,苦难成就了康平。“写作是一个人灵魂及存在的轨迹,一个人的灵魂探索,是一个作家对世界的独特呈现。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经历,只要有一颗纯粹的灵魂,那么书籍、啤酒、手术刀、加油阀……你身边的一切东西,都会成为写作路上最好的导师。”经过漫长地丰富的安静、沉默与积淀,康平蓄势而发,毅然选择了写作。从27年前现身文坛,超快成为十堰公安文学首席作家和十堰作协理事,迄今累计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过百万字,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收藏家,《中国文化与产业》编委,《中国收藏家》编辑等众多头衔集于一身。2010年提前脱下警服南下以后,新作迭出,多篇人物专访和书画艺术评论刊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改革报、中国收藏家、中华老子号、中国文化与产业、收藏与投资、香港中外美术研究等报刊杂志,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海内外,引起海内外艺术家、收藏家和艺术评论家广泛关注,被京城艺术评论界誉为“用优美文学语言去讲述一个书画家故事的人。”

早在2003年秋冬之交,《十堰晚报》连续刊登他题为《苍山墨染千秋色,岁月常留万古情》《雄鸡一唱身无价,艳墨劲泼九天红》《抚卷神游沧海梦,满壁翰墨染天香》的艺术人物传记,分别推介上海著名书画家顾忠诚、湖北籍中国著名艺术大家谢申和十堰市书画收藏家刘文苍,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著名剧作家,东方之子,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忽红叶在《从一个警察写的文章看十堰文化的脊梁》一文中写道:可喜的是,在几乎笼罩全国“大气候”中,我兴奋地在《十堰晚报》连续读了几篇好文章。读完后不禁忘情地拍案叫好。……因为这个“好”已超出了文章本身,直接联系到了十堰的文化氛围,刊登文章的报社,编辑的气概,主管部门的眼光,直至透视着十堰居民素质。如果再提升到“文化现象”与外地比较,《十堰晚报》这几篇文章就不但是好,而且相当珍贵。……文风之朴实,笔法之干净利索,意图之明快,措词之大胆,已在当前众多流于媚俗的人物传记文章中超凡脱俗。…….痛惜文化误区之忧,发现文化亮点之意,对繁荣民族文化之企盼,对恪守文人气节者之尊重等文章之神、文章之气贯穿全文,透视出作者爱憎分明的鲜明立场。…….在武汉、上海、广州、深圳引起不小震动,也将作者康平送进了“文人名家”行列。……让当今中国最具现代化大都市的文化名人永远记住了十堰,并留下最美好的印象。这就是文化所创造的巨大社会效益……

中国新闻奖得主、著名新闻人、《楚天都市报》首席记者张欧亚《朋友,你在他乡还好吗?》文中介绍:“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收藏家》杂志领导亲赴海南,特邀请康平担任中国最具影响、最具权威、最有学术价值的杂志《中国收藏家》名人专访栏目编辑。《中国收藏家》编辑部评价康平文章说,文笔流畅、情感交融、生动感人、通俗易懂,一改书画评论枯燥乏味、生涩难懂的格调。《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说康平是书画评论界的一种现象,文章立意新,点评准,文笔美,一扫书法美术评论百人一面的现象。” “对于康平的成就我并不惊讶,他多年都在积累都在沉淀。当年朋友们都说他是警察队伍中最像警察的人,他气质儒雅,为人正直,办事果敢,有责任,有能力,有担当,一身警服穿在他身上英俊帅气;他自律自重,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泡夜店、不粗俗霸气;他善于思考,勤于学习,发表过数百篇文学作品并数十次获奖。……有积累就会有薄发,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素养决定了人生高度,所以康平能获得今天的成就也就理所当然了。”

前不久,康平又应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新华书画院副院长曹文忠先生邀请,走进新华社,参观了新华社新闻发稿中心,并和曹文忠先生进行深入交流,向新华社书画院赠送了海口市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家欧阳飞书法作品和湖北十堰美术馆长宋杰山水画。曹文忠先生回赠自己创作的水墨兰花图。

这就是我重新认识的康平,他今天的骄人成就,既出乎我意外又尽在情理之中。也只有这样的康平,才配得上他富于传奇、令世人景仰的辉煌家世,对得起自己早年所经受的深重苦难。康平人生的高度与厚度,远非我笔力能及,这里只能借用一段网络文字作为结语:那些才华横溢、有所作为的人,都是会享受和运用孤独的人,他们在孤独的时候积蓄能量,才能在不孤独的时候爆发和绽放;但凡那些害怕孤独,成天在饭桌、酒桌、歌厅里寻找存在感的人,一定都会淹没于芸芸众生。正是孤独让你变得出众,而不是合群。 “积累越多,你越闪耀。”

陈公耀林

耀林与我,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君子之交。这位当年一中高材生、班上“四条汉子”之一,74年毕业下乡到龙王垭茶场时,并非同一师门的我们刚好分到同一知青小组。我的文学出世作就是他带到县城投稿的,《竹溪文艺》选用后,也是他帮我取回样刊。当时他似乎比自己发表了作品还要兴奋,老远举起样刊挥动着高喊:“你的诗歌发表了!”那时候耀林也爱好文学创作,没过几年就在省刊发表故事《佛水》。假如他当初选择文学,日后定然著作等身。那时我家在乡下,有时一起回家或进城看电影,耀林总是热情相待,带到家里管吃管住。我们招工返城第二年恢复高考,耀林凭着扎实的功课底子一举考中,令当时丧失自信的我羡慕不已。耀林有境界,有肚量,有锋芒,有涵养。勤勉好学,广闻博识,思想前卫,见地独到,虽是文人,却也适合从政,三十出头就进县委班子。还真是有缘,他当县委办主任时,我又正好调到政府办。第二年机构改革,县委、政府两办合并,我便成了他手下的兵。耀林最感动我的一件事,是在一次讨论干部的常委会上仗义执言为我说话,而过后当我面却只字不提这事。不久他又先后去房县、十堰任职。在十堰,他摄影技术已经达到大师级水平,加上文学功底优势,作品富于思想性和文化底蕴,图文并茂,跻身中国摄协,当选十堰市摄协副主席,成为摄影界不可多得的学者型专家,作品在《中国摄影》上“连篇累牍”。我曾跟耀林一起参加全市文代会,因为他在主席台上,遗憾没机会拜会他。直到去年才在一个朋友寿宴上不期而遇。再次见面,就是上次聚会前不久了,因为他儿子在上海,正加紧备战博士论文答辩,耀林赶去做后勤保障,未能参加同学聚会。他的缺席,聚会活动无疑少了一些文气。 之于耀林,我现在更多地把他当作文友,每出新作首先发去请他指正,而见到的反馈总是赞赏和鼓励。

照亮人生

“照亮人生”是定亮网名。定亮当年也是 “四条汉子”成员,跟我同在一个知青小组朝夕相处过,10年后他又成了我妻子领导。以后我们一直保持联系,走得很近。记得我辞去单位实职时,他看到免职文件,当即打来电话过问情由,对老同学政治前途关怀备至,当时我特感动。定亮还甘当我小说的忠实读者,曾经兴致勃勃读給朋友听。其实他自己也很有文才,参加全省工商局长培训期间,《湖北工商周报》整版刊发他理论文章。这次聚会刚一结束,又写出思想深邃、动情走心的长篇抒情诗。欣赏定亮的做人格局,佩服他超强组织能力,处事待人圆通而不失原则,机智却不玩心计。跟他相处感觉舒服,心里安然。难怪他退居二线以后,照样被委以重任,全权负责机关工作。这次聚会活动始末,定亮全程担任主持,很有创意,不断給大家制造惊喜,再次显示了这方面才华,让我从他身上发现更多潜质,重新刮目相看。

才女乐佳

乐佳在这次聚会同学中,论年龄是老幺,论行政级别算老大(副厅级)。这是一个秀外慧中的气质美女,当年在一中品学兼优,一手好字,是女生中的佼佼者,男生的“梦中情人”。因为蓄一对齐臀长辫,男同学背后就叫她“长辫”,看电影《青松岭》时情不自禁跟着唱主题歌,嘴里唱着“长辫”(长鞭),心里想着乐佳。她在龙王垭茶场胡家垭时,有次我跟其平等一伙同学去串门,还是她管的饭,对我这个陌生同学也同样热情友好。知青分手20年后,我才又开始接触乐佳。当时她当副县长,我只是政府办的小科长,过去的知青战友变成了上下级。只是那时候的乐佳就没把自己当头儿,从不“韵”领导味儿,所以跟她交道没有压力,毫无敬畏,我们一起跳舞,一起唱《夫妻双双把家还》,配合默契,都很随意。自从乐佳调去省城,我们又是20年没见面,这次见面喊她“县长”,被她狠狠“抡”了一眼,警告下不为例,一下又拉近了距离,我当场改口,亲密昵称 “佳佳”。在竹溪聚会期间,乐佳从不以县里老领导自居,杜绝所有官场应酬,把自己变成彻头彻尾的白丁,整天乐呵呵地跟同学一起“疯”。聚会结束返回武汉前,听送行的建中说我“爱慕”英丽,背后称她“御姐”,乐佳临上火车还专门打电话转告英丽,叮嘱她要对我亲厚善待。乐佳回去第三天是“五一”,我意外在群里看到她的《聚会别后感》,顿时被她真挚的情感和流畅、准确的文字表达能力所折服,当即照着微信打印制成文档收藏。别后感开头是这样写的:“……回家三天了,可我思绪的闸门却像涌泉一样怎么也关不住。初相见,记忆像火山往外喷,握手、拥抱、叽叽喳喳、又哭又笑,虽然山城不是儿时的山城,人亦不是记忆里的容貌,可我们却都能叫出对方的名字,记得彼此的好恶。三天聚会太短,相见难别亦难,千头万绪涌上心头,现在静静地坐在家中,梳理一下心情……我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敬谢这次聚会的组织者、工作者精心策划,辛勤劳动,我要深深鞠上一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忆往昔,我们走过的路,我们吃过的苦,我们做过的梦,我们成功的乐,历历在目;看今朝,过去的孩童,而今已鬓发斑白,大家见面叹一声我们都老了。但我们心未老,情未了,篝火晚会上手拉手,尽情欢畅的一幕永远印在我们脑海,在这里我要对同学战友深情地、大声地道一声:我爱你!今天是五一劳动节,祝大家节日快乐,天天幸福安康!”

年轻十岁

参加这次聚会的同学,每个人背后都有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大家重情重义,很多同学克服各自困难参加聚会,乐佳、奎云带着伤病。郧生、一平为了同学情谊,宁愿带上孙子孙女参加聚会,整个活动过程,郧生怀抱幼小孙子上车下车、徒步跋涉、饮食起居片刻不离,辛苦程度达到极限!身在万里之遥异国他乡的建森微信发回长篇 “假条”,引用杜工部诗句抒发同学情怀:“依稀别梦咒故乡, 四十三载路茫茫。忽闻重聚龙王垭,顿时满泪巴迪装。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瓜州返神州,便下珠江到长江。”聚会结束时,大家难分难舍,女同学相拥而泣,挥泪作别。奎云返京时,英丽、宴林驱车千里机场相送别……

大家又都是爱生活、有情趣、最快乐的人,百十个“同类”聚到一起,回归无暇的初梦,青春活力元气满满,彼此感染,互相同化,怡悦身心,其乐融融!正如英丽 笔下“三日看遍家乡美,一朝贪尽半世欢”的诗情画意。这次同学聚会成为大家一生中最好的安排,最有意义、收获最大的一次抱团旅游。更有四对幸福的同学伉俪携手同行,胜似由庞大亲友团陪同的集体旅游结婚,大家无不由衷羡慕,深深为他们祝福。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次三十多个女人弄到一起,尽管女同学只占三分之一,却到处都是她们,耳朵听到的净是“高八度”。相比之下,数量多一倍的男同学反而成了弱势群体,整天眼睛被她们晃晕,耳朵被她们噪麻。。

“一个整天笑嘻嘻的女生永远比一个忧郁的女生来得讨喜。”

爱说爱笑、没心没肺的梁军、英英,爱唱爱跳的翠珍、耀琼, “贤妻良母”爱民、凤英, “女汉子”云芝、一平,温婉淑女幼萍、小青、红桥,“小家碧玉”家敏、菊香、彩云,性格沉静的益祥、周玉敏、辛玉敏,“微笑西施”竹芳……大家无论什么样个性和风格,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乐观自信,心态超好。她们似乎压根不存在那本所谓“难念的经”,从来不知道愁为何物,不浪费一分一秒去想不快乐的事。她们浑身透射着人性光芒,清纯如一滴朝露,快乐如一只小鸟,永远保持一颗天真好奇的童心,只要有一米阳光就灿烂无比,从一滴水都能发现乐趣。跟她们在一起,脑洞大开,见贤思齐,男同学也个个变成了最快乐的人,我一时乐不可支,随便跟女同学拍“才子佳人勾肩搭背照”,跟益祥亲密合影时,催她老公定亮“一边儿去”。那张照片被英丽收进她制作的微信相册,照片下面批注:“建国,别吓着祥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三天聚会,感觉自己忽然年轻十岁。聚会结束后的这些日子,每当回味那场美丽相遇的欢乐时光,就恍惚又回到年轻十岁的状态。同学聚会帮我重拾丢失的自信,恢复年轻的心态,受用终生,收获无价。感恩聚会,感恩生命中相遇的同学们!

 

2017年6月15日初稿于竹溪老家

相关阅读

竹溪天气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