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传说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家风情 > 老家文化 > 老家传说 > 详情正文

竹溪抗战桥:连接鄂陕后方的通道

 来源:老家网    

    1470187045875.jpg

抗战桥桥缝间长满了野草。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文/记者 蒋辉 图/记者 刘成臣 特约记者 郭军

  在竹溪县蒋家堰关垭子村秋沟,有一座桥被当地人称之为抗战桥,它沟通鄂陕边境,在抗战特殊时期鄂、陕、川的战略物资都要从此经过。抗战桥今何在?它为何而修?关于它又有哪些故事?

  桥上刻有“收复失地”“还我河山”字样

  近日,趁着在竹溪县蒋家堰镇采访之机,记者来到该镇秋沟村,探寻当地颇为知名的抗战桥。

  在秋沟村二组,在当地村民指引下,记者找到了抗战桥。由于它藏身于现今的S305省道之下,原桥桥身垫高了约1.5米,如果不仔细看,很难看出抗战桥的具体位置。

  记者了解到,抗战桥距鄂陕交界的关垭古长城仅1.2公里。桥身全部用人工打磨的方方正正的石料砌成,桥长5米,拱高2.1米,桥的南北两侧面各有三块碑刻,碑刻文字均为从右到左排列,内容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南北两侧桥身上的青苔被清理干净。记者看到,南侧面桥拱正上方有阴刻篆体的4个字,风化比较严重,经仔细辨认为“收复失地”。桥拱左右两边各有一块阳刻圆形美术字碑刻,内容分别是“秋泉”、“长流”。

  北侧面的桥拱上方,有阴刻篆体“还我河山”四个大字,左边的碑刻被砌入石岸中,右边为阳刻圆形美术字“裕国”。据竹溪县文化馆查证,被砌入石岸中的两个字是“抗战”,桥名故曰“抗战桥”。

  汉白公路上的重要桥梁

  据湖北和陕西交通志书记载,此桥所在的305省道原系民国年间修筑的汉白路,由陕西汉中经安康市、平利县、湖北竹溪县至陕西白河县,接白河至襄阳老河口的老白路,全长521公里,其中十堰境内101公里,成为连接武汉和西安的重要交通干线。

  1934年11月,汉白公路汉中至安康段动工兴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华北、华中大片国土沦陷,西南、西北成为抗战后方。地处鄂西北的十堰通往川陕大后方仅有一条陆上通道——老白公路,远远不能适应抗战军运需要,尽快建成汉白公路,使之与老白公路相接以应战时急需十分迫切。1937年8月,开始续建汉白公路安康至白河段。1939年2月,安康至白河段建成,汉白公路全线贯通,平丘地区路基宽度为7米,山岭地段路基宽4至6米。

  汉白公路建成后,连接起老白公路,沟通了第五战区与川陕后方的联系,为支援全国抗日发挥了积极作用。抗战桥作为汉白公路上的重要桥梁,一直承担着粮草辎重的运输。

  当地老妇提供合龙石料

  曾忠新是秋沟村的老村支部书记,他的父辈亲眼见到过汉白公路竹溪段的修筑,对抗战桥的修建记忆很深。从父亲那里,曾忠新了解了抗战桥的前世今生。

  对于抗战桥的建成,曾忠新一直记得一个传奇的故事。在抗战桥开建之前,当地一欧家婆婆请石匠做石具,完工后石匠将剩余石料切成长约1米、宽0.4米左右的石条,并告知她:“这块石料以后有大用处,别人不出10倍价钱不能卖。”

  这一家人谁也没有在意老石匠的话,直到1939年,住在欧家的筑桥部队军官为找不到合龙的石料而发愁时,偶然看到欧家后院的一块长石,搬到桥上一试,与桥身严丝合缝。

  “一块石料给欧家换来了几担粮食,一家老小吃了大半年。”曾忠新说,筑桥时当地人没有参与,全部是部队工程兵完成的,大桥合龙后,抗日战争也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筑桥部队迅速奔赴前方。

  曾忠新回忆,抗战桥原来只有4米宽,左右两边有石雕的栏杆,栏杆之间有装饰石板,上有精美石猴浮雕。其一是一只调皮的猴子用竹竿捅马蜂窝,一只马蜂叮在猴子鼻子上,猴子用手扑打;其二是祥云环绕着一本书。桥栏上亦有石刻,记载筑桥年份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305省道扩宽维护,桥栏被拆除损毁,所幸桥拱保护完好,北侧条石及石刻被完整拆下,桥加宽到7米,拆下的条石和石刻后来也按原样恢复完好,而桥身抬高了。


相关阅读

竹溪天气

回到
顶部